本帖最后由 Exceptional 于 2014-12-26 22:52 编辑
云烟_ 发表于 2014-12-16 21:21 ![]()
继续等待。。。
前几日,坛中卡友曾对奔家老车NG 3850A和4850A这对兄妹展开热议,并纷纷发表各自高见。为配合“韩战”,今 特将上月拍到的一辆3850 6X6作为更新对象,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顺便提一下此车历史花絮作为开场:该车于1998年由哈大件进口入手,厉经“磨难”后已转手卖给了另一家运输 公司。尽管现在毛病缠身并已超期服役,但仍旧以其在公司内不可替代的位置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地出力(即便 另一辆FH16 610马力牵引车也绝不愿与其争高下) 。该车整体保养状况尚属不错,先来看看她经典的前脸和标志:
恐有人会问3850A与4850A有何差别?第一反应无疑想到的是各自车辆额定总重和驱动形式差别: 3850 = 38吨,6X6 前桥9吨,双后桥 2X16吨 4850 = 48吨,8X8 前桥2X9吨,双后桥 2X16吨
而3850自重 = 12.66吨,4850自重 = 15.10吨,这点自然存在差别;但当年2款车的列车允许总重GCW均标定为220吨。 爬坡度3850 = 10%,而4850 =15%
2款车动力配备完全相同,即奔家V型10缸OM423 LA发动机(18.273升),最大输出功率500马力(368KW)- 2300转/分 最大扭矩2000牛米 – 1200转/分。
相同的ZF 16S -190变速箱,16级前进挡,2级倒挡,相同的分动箱 VG2000 -3W; 相同液力变矩器 ZF-WSK 400
壮实的16片梯形后桥多片悬挂板簧,分动箱带差速锁:
前桥12片梯形板簧和减震筒:
米胖子14.00 R20 公路款轮胎,初期并非如后来多装配大块花纹工地胎。
驾驶室司机侧工具箱,立式双排气管和双空滤器:
驾驶室前翻倾操控手柄,采用油缸控制和支撑:
特意钻到下面拍了张前横梁(带前顶推钩)的结构加强图:
传动轴和分动箱:
前后钩均配备250吨级钩并经加强,600升油箱:
直推杆,行车/驻车制动缸:
再有就是辅助液力散热风扇、液压油箱、空压机等,略显凌乱;当年TITAN 改装工艺尚未如之后逐渐规范 标准,加之各用户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某些部件位置会出现随机调整情况便不足为怪。
前不久坛内法克优M大凭借其对3850和4850历史的深入了解,曾提到这两款车在经TITAN改装前并非 称作此型号,今日特以此车出厂标牌予以佐证:
顺便让大家有机会对比一下同期进口的2辆4850车型,其它差别留给大家自己查找吧。 3850的主传动比:9.00(可选 5.14,6.62和7.71),4850主传动比:6.62 (可选 5.84)
喔,差点忘了在一旁晒太阳的FH16 610 和FM 12,一并上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