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网 转载】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等48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部门计量检定规程”的公告,在其中的第4项,关于尾板加装的相关规定赫然在列。这标志着历经二十多年的“灰色地带”后,尾板加装终于“重见天日”,在中国进入了合法合规的阶段。
罚款、强拆,加装尾板曾面临尴尬
记者了解到,尾板是一种安装在车辆尾部、一种以车载蓄电池为动力的液压起重装卸设备,它可以在装卸货物时变成一个工作斜面或辅助装卸工具,极大方便了车辆卸货。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盛行了三四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港澳传入内地并迅速为客户所接受。装了尾板的厢式车在装卸货物时可不受场地、设备及人力限制,即使只有一人也可完成货物装卸,使用尾板装卸具有快速、安全、高效的特点,能大幅度提高运输装卸效率,是现代化物流运输的必选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物流、金融、石化、烟草、商业、制造等行业。
据了解,加装尾板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但其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议。济南盖世物流市场上的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加装尾板一直不被允许,目前济南物流市场上的车辆加装尾板的并不多。“目前,在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比如广东、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区,加装尾板已经非常普及和发达,这些地区在监管上相对较为宽松。但在内陆地区接触时间还较短,大家对尾板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和深入,大部分地区判定为非法改装,安装了就会进行相应的处罚甚至是强行拆除。”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济南,对于改装车,相关部门一般会处以1—3万元的罚款。
立法只是开始 配套细则亟须完善
记者在标准编号为 JT/ T962-2015的《车用起重尾板加装与使用技术要求》里看到,交通运输部规定了车用起重尾板的加装技术要求、使用要求以及检验要求。同时,该标准适用于在用N类厢式货车(承运危险货物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可参照使用,实施日期为2015年5月15日。
据悉,此次法规的出台离不开物流界的主导推进,作为加装尾板的受益者,泉胜物流市场一位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此次交通部发文,以政府的层面出台这样一个正式文本,让整个尾板行业和用户都感受到了信心。但此次法规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政策落实就已经完全到位了,“只能说做了一半,或者说起了一个好的开头。”
张先生表示,尾板加装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说,加装尾板之后,年检能不能通过?检车程序该怎么走?上路行驶的时候,交警、运管、路政面对加装尾板该如何执法?同时,什么样的尾板才是正规的、完善的产品?“只有当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细则,同时针对尾板产品制定出系统化的产品标准,对于尾板行业的发展才能说是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张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