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23 08:25来源:重庆商报作者:佚名
【重型车网 转载】日前,一家广西国企与一家重庆民企,正式实现“联姻”——广西玉柴集团和重庆润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投资30亿元打造新型柴油动力生产基地。
重庆润通董事长朱列东介绍,双方携手后,还将大量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引进业内技术专家,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生产新型中高端柴油动力发动机。
双方将在重庆打造全球高端小排量柴油机动力产业基地,一期年产新型节能柴油机35万台,投产后年产值达100亿元。
商报记者了解到,项目主要产品为非道路用中高端柴油机,目前全球新型节能高品质柴油机产品年产销量在300万台左右,主要由日本和欧洲企业生产。
另外,欧洲、美国为主要需求市场,其中美国每年从日本和欧洲进口约40万台左右发动机和终端设备。
“玉柴动力和润通动力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本次项目中拟开发的小型柴油机,是双方都未涉及的空白领域,是双方产品线的有益补充。”朱列东说,该项目也将弥补目前非道路用中国中高端柴油动力产品的空白。
玉柴和润通力图打造与欧美企业对抗的产品,底气除了技术力量外,还有庞大的市场调研。“为了做实这个项目,我们论证了两年多,调动了二十多个团队、投入上千万在全球范围内做前期市场调研。”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平告诉商报记者,“我和朱董信念一致,要么不做,要么做中国最好的。”
大市场低成本升级制造业
玉柴携手润通,将小型柴油机基地的布局,落户在两江新区。事实上,在全球产业大转移和产业西进的背景下,成为资本投资新亮点的两江新区,在经济增长领跑西部的同时,内核效应也开始显现。
“正在进行的第四次产业大转移,是从东南亚、中国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是产业西进。而这恰恰与内陆大开放相契合,为两江新区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大机遇。”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西进带来了市场和观念的变化,更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产业西进与国际资本流动,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大市场、低成本。两江新区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成本上两江新区的水、电、天然气、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成本仅相当于沿海地区的六成左右。
“西部有许多非常独特的优势,发展空间和市场更开阔。重庆作为老牌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拥有许多独有资源,这也是最吸引巨头企业西进重庆的原因。”战略型经济学家高连奎称。
该项目的落户,也是两江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装备制造产业是两江新区的三大产业集群之一,在两江新区也有很好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通用航空、轨道交通、仪器仪表等产业门类,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集群发展趋势明显。
“两江新区的定位是高端装备,在未来将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装备。玉柴和润通此次合作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将通用机项目切入中高端市场,这在装备制造领域上属于突破性项目,在重庆乃至国内都有引领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玉柴-润通新型柴油动力项目落户两江新区,不仅能进一步完善两江新区高端装备产业链,促进两江新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还可与重庆汽车工业形成良好的配套,发展前景广阔。”
上一篇:博世在重庆展示清洁柴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