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常逻辑上讲似乎不错,部分人恐也不怀疑当下正是空客千载难逢的好机会。But。。。
但从一个正在雄起的大国层面考量问题绝不如我等small potato 想法如此简单幼稚,航空业
始终作为国家手中一张有份量战略牌来打,不可能将赌注全部加注在某一供应商身上;更何
况某国特色是 most of them are state-owened airlines companies。
比如B 进入某朝市场很早,早已培育出一批铁杆亲妹派;A 属后起之秀,但风头强劲以致做到
与B 平分秋色。这点从该国各航空公司机队的组成便一目了然。且不提贸易战期间是否继续
新购B 家飞机,仅目前执飞的那些数目庞大机群所面临的保养维修及零备件供应等需求,您
认为可能中断贸易吗?无非是令国内航空公司掏腰包承担加税成本增长,或宁肯让那些飞机
趴窝不飞(if so, one foot in the grave)?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所奉行的一贯政策看短期内恐不会出现实质性变化:利用或制造矛盾
各个击破,利用A 的订单去压B,再用B 给予的优惠去压A,或者用A 的工厂给B 施压,或利用
B 的某些让步或承诺强迫A 转让技术。。。。
大量增购另外品牌?问题是 please tell me what's the other existing brand available except A & B ?
毛子造的民航机若无强制高压手段甚至连它本国航空公司都不愿采用,更何况天朝航空公司?
若有一丝可能也不会等到今日大雨倾盆时才找伞(国家比我等小人物更加高瞻远瞩)?
绝非仅风光问题,而是可靠性问题:几乎没有哪家航空公司宁冒三天两头出事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