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卡车相关的理由,或将注册名发QQ信息至825858940)
楼主: kro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90年代国内建设重要车型 上海港口偶遇多款三菱底盘系列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发表于 2018-6-26 05:28:54 |只看该作者


        第六台车虽然也是三菱的50吨底盘吊车,但上装部分并不是常见的三菱好基友KATO,而是多田野TADANO。这款车型号为TG500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2#
发表于 2018-6-26 05:29:03 |只看该作者


        车门没关,看看内饰,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3#
发表于 2018-6-26 05:29:12 |只看该作者


        当然,50吨级别的三菱吊车除了低入口驾驶室之外,同样也有偏置的吊车专用驾驶室,第七台的这个白色三菱就是这样的车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4#
发表于 2018-6-26 05:29:21 |只看该作者


        上装同样来自多田野,型号与前面那台多田野50吨完全相同,都是TG500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5#
发表于 2018-6-26 05:29:31 |只看该作者


        最后送上一台不是三菱底盘的50吨多田野,它采用的是日产柴底盘。这个底盘曾经在国内也是较常见的品牌,不过保有量不如三菱那么多。当然,它的型号也是TG500E

        能够在港口一次性见到这么多台经典的老式吊车,还是很让人感觉有收获的,这些曾经为国内建设作出贡献的老机器,伴随着它们古老而铿锵的发动机声浪,逐渐在我们生活中消失,成为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8-6-26 06:28:42 |只看该作者
krone 发表于 2018-6-26 05:29
最后送上一台不是三菱底盘的50吨多田野,它采用的是日产柴底盘。这个底盘曾经在国内也是较常见的 ...

大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顺便向您请教:系屈去参加世界革命建设还系整修重喷后转手
倒给黑飞舟赚些碎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7#
发表于 2018-6-26 06:39:59 |只看该作者
Exceptional 发表于 2018-6-26 06:28
大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顺便向您请教:系屈去参加世界革命建设还系整修重喷后转手
倒给黑飞舟赚些碎银? ...

后者可能性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8-6-27 01:04: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guiqiezi 于 2018-6-27 01:08 编辑
krone 发表于 2018-6-26 05:29
最后送上一台不是三菱底盘的50吨多田野,它采用的是日产柴底盘。这个底盘曾经在国内也是较常见的 ...

又见到经典的 在国内重型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级别的东风153车桥了……… ………应该是153的原版 日产柴的美式尺寸车桥  (日产柴原版的具体叫啥车桥其实我也不知道)
这台多野田浓重的“原谅色”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8-6-27 01:24:52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常见那种三菱底盘的三轴也就是25吨吊,只是那时不知道底盘上面的这一套装备叫“加藤”
那时觉得这种吊车基本就是重型力拔千钧的概念
因为那时国产吊鲜有超过25吨级的专用吊车量产 常见都是8 12 16吨等这些在解放东风黄河传统卡车上作出来的车
倒是也常见驾驶室仿三菱半边驾驶室风格的黄河系底盘吊车 忘了是12还是16吨。

其实90年代 黄海客车也为一些工程车配备过底盘(网上有图片)
结果就有解放141的吊车车身比以前高了一些 再往下看尖尖头车桥的黄河系底盘赫然撑起了这辆吊车
(虽然黄海厂就在我家 不过我从来没亲眼见过那样的怪物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8-6-27 03:53:47 |只看该作者
krone 发表于 2018-6-26 06:39
后者可能性大

要是国内达到报废期,车况良好的老车,都能像这样再转出口该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中国重型车网 ( 渝ICP备06001360号 )

GMT+8, 2025-2-13 16:04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