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筑机械厂的历史也还不错
50年代:
1952年5月 战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9师”改编为特种工程团,投入到了大规模的祖国经济建设中。
1953年初 上海起步,首次正式承接上海钢铁公司第三屋架结构工程,承担了上海龙华飞机制厂101号、102号新型联方网型屋架结构和锯齿型屋架结构工程,参加了治淮工程和大中华造船厂的施工。
1953年6月 功留沈阳,承建了沈阳飞机制造厂的钢结构施工,参加建设位于吉林长春的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施工。
1954年3月 承担了沈阳飞机发动机厂的钢结构施工。
1955年初 集团转业改编为:“中国建筑工程部东北金属结构公司”,特团改编为:“长春金属结构工厂”。
1956年5月 北上松花江,顺利完成沈阳重型机械厂施工后,全厂迁至哈尔滨市,并入哈尔滨金属结构工厂(这时员工1711人),承接了北满4万吨钢结构任务。
1957年2月 富拉尔基,成立哈尔滨金属结构厂富拉尔基分厂。
1958年7月 南下德阳 建厂成都,更名为:建工部第一工程公司金属结构工厂。承建了我国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四大工厂的钢结构施工任务。至1966年全部完工。同年更名为:成都建筑机械金属结构制造厂,选址成都。
1959年 建国十周年,承建了人民大会堂部分钢结构施工任务。主要承担了宴会厅全部房梁楼座两层挑台和主厅部分房梁。
60年代:
1960年 工厂建设分别投资388.1万元、 410.75万元,建成了16643平方米的金属结构车间、生产辅助车间、木工车间、铁路专线、制氧站、空压站、变电所、油化库、电石库、乙炔库、水塔、输电线,及宿舍、浴室、食堂、托儿所等。 1962年 首触军品 1963年6月 完成首批三台“521”军工产品,试制的成功获得了国家批示:“年产521产 品200台,计划投资控制在650万元,1966年投产”。 1964年7月 更名为:西南金属结构厂。 1968年 承担军品 “6501”高炮指挥仪车试制。 1969年 产出50台,70年产成100台
70年代: 1970年 承接生产“102”军用桥梁任务及代号为“211”的水陆两用坦克装甲件。 1971年夏天 开始160马力液压推土机的试制,同年12月6日首台160马力液压推土机试制成功。 1972年5月 变更为“四川省建筑机械制造厂”。在职职工2400人,工业产值1300万元。 1973年 开始试制120马力液压推土机,承接四川化工厂、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四川维尼纶厂钢结构任务。 1976年9月 承接军品“A531”履带式装甲车的生产试制。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厂实现了转轨,生产经营模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内向型转变为内外向型,并逐步完善了竞争机制。 1979年 承接军品“511”装甲件。 80年代: 1980年 承接军品 103桥墩 501装甲件。 1981年6月 更名为:四川建筑机械厂,企业进入转轨变型,成立了销售科,开始了市场调节的尝试。开始了“阅兵车”的设计研制,承接202大跨度铁路军用桥梁。 1982年 生产QTZ80塔机,军品“523”装甲车生产,202桥被铁道部誉为优质产品。 1984年 QTZ80塔机荣获建设部优秀新产品奖,生产军品322装甲件、750装甲件;建设部组织引进法国波坦公司塔式起重机机型H3/36B,开始了塔机技术发展的新里程。 1984年 国庆35周年阅兵—— 20辆“523”装甲运兵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获国家企业计量一级企业 创省级先进企业 建设部认定为“大二型”企业 当年实现外贸出口300万元人民币 开始实现计算机管理,CAD计算机设计 1989年 信息汇报—— ![]()
1980年 承接军品 103桥墩 501装甲件。 1981年6月 更名为:四川建筑机械厂,企业进入转轨变型,成立了销售科,开始了市场调节的尝试。开始了“阅兵车”的设计研制,承接202大跨度铁路军用桥梁。 1982年 生产QTZ80塔机,军品“523”装甲车生产,202桥被铁道部誉为优质产品。 1984年 QTZ80塔机荣获建设部优秀新产品奖,生产军品322装甲件、750装甲件;建设部组织引进法国波坦公司塔式起重机机型H3/36B,开始了塔机技术发展的新里程。 1984年 国庆35周年阅兵—— 20辆“523”装甲运兵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获国家企业计量一级企业 创省级先进企业 建设部认定为“大二型”企业 当年实现外贸出口300万元人民币 开始实现计算机管理,CAD计算机设计 ————————————————
参见:http://www.scm-china.com/about.aspx?mid=78&sid=&fid=79可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