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论坛

标题: <三>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模块式载重运输兴起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中立2013    时间: 2013-5-17 09:59:00     标题: <三>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模块式载重运输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众多军工企业开始转向民用市场。如克虏伯转产工程机械、宝马从生产战斗机引擎转产汽车、MAN从生产战车转产卡车和柴油机。这些军工企业积累的起重车辆技术,逐步流入民用产品领域,有力推动了汽车发展。同时,西欧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建成庞大的公路网,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由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周转量,已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周转量的80%左右。

在起重运输方面,1946年,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研制出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使汽车起重能力有了很大提高。1951年,美国生产的3轴10轮自卸卡车,重量为50吨。到1957年,美国研制的5轴18轮卡车,重量已经提高到了150吨。此外,工程建设推动工程机械发展,各种用于运输挖掘机、推土机的轮式平板拖车开始广泛应用。传统的军用运输车辆,逐渐向载重量更大、用途更广、更专业的民用特种运输车辆过渡。特种运输逐渐兴起,成为公路运输的一大分支。

60年代以后,随着钢铁、造船、化工、核电等超大型工程建设,模块化施工工艺得到应用;有的工程模块重达数百吨。由于铁路运输受到轨道限制,且成本高昂;而公路轮式车辆则可随时调度装运,载重量有小有大,既可以单个车辆独立运输,也可以由若干车辆组成车队同时运输。这样轮式汽车在大件运输上,逐步显示出对铁路运输的优势。
656565.jpg
1963年,德国歌德浩夫(Goldhofer)开发的4轴线液压平板车模块,拼接成8轴后,重达160吨以上。
1963年,德国歌德浩夫在长期制造低架式拖车的基础上,开发出TPA型液压平板车。该车由两个4轴模块拼接成8轴线,用3轴10轮卡车牵引,重量可达到160吨以上。此后索埃勒等厂商对液压平板车的轴荷平衡和转向控制系统不断改进,性能大幅度提高。到70年代中期,出现了自行式液压平板车,将大功率柴油机直接安装在平板车上,在部分车轮中加装液压马达来驱动车辆行驶。由于不用牵引车,使得运输车队长度大大缩短,降低对公路转弯半径的要求,提高了车辆通过能力。80年代初期,自行式模块化液压平板车开始兴起,这种采用模块设计、电子控制转向,可以横向或纵向拼接的车辆,最大重量达到数千吨。模块化运输,使得公路大件运输如虎添翼,现已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图片附件: 656565.jpg (2013-5-17 09:58:31, 80.16 KB) / 下载次数 266
http://bbs.zhka.com/bbs/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I4MDl8MDAxYjU5NGN8MTczODkyNjg3NnwwfDA%3D


作者: 苏恬    时间: 2013-5-17 10:48:10

看过,留下脚印




欢迎光临 卡车论坛 (http://bbs.zhk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