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论坛

标题: <一>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起重运输业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中立2013    时间: 2013-5-15 11:10:45     标题: <一>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起重运输业的发展

本帖最后由 张中立2013 于 2013-5-16 13:53 编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投入大量资源发展起重车辆,用于运输战争物资。英国为运送坦克,研制了轮式卡车牵引的坦克平板拖车,3轴10轮,重达30吨。德国甚至将巨型火炮直接安装在列车上。如克虏伯公司在战争期间制造了7门“巴黎大炮”,其中2门改装为列车炮。该炮口径210mm,火炮身管长36米,整体重达375吨,以致当时没有合适的车辆能够运输。为此,艾贝哈德博士在巴黎大炮底部,加装了专门设计的列车底盘。他将火炮身管装在由箱形梁构成的车架上,车架由前后两台铁路平板车支承,每台平板车安装6套轮轴,全车12轴24轮,通过增加轮轴数量分散载荷,并设有液压反后坐装置。这使得巨型火炮能够通过铁路快速进出阵地。由此,增加轮轴数量和单轴,成为车辆提高起重能力的主要方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汽车公路运输逐步成为短途运输的主力,但在大件运输领域,铁路车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920年前后,美国铁路已经出现轴重30吨、总起重超过万吨的重载列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车辆的起重能力,主角仍然是列车炮。
65656.jpg
二战期间,德国运输坦克的拖挂车,6轴12轮,载重60吨。各国大量研制的载重平板车,为战后民用载重运输车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5年,德国为了突破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希特勒下令研制超级巨炮,陆军兵工署要求炮弹能穿透一米厚的钢板、7米厚的混凝土。克虏伯公司经过7年努力,于1942年初,推出口径达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车炮。该炮以700万帝国马克的价格出售给德国陆军后,正式命名为多拉大炮。这门超级巨炮全长42.97米,宽7米,高11.6米,重1350吨,仅炮管就重达400多吨。炮弹也大得惊人,单枚高爆榴弹重4.81吨,用于穿透混凝土的炮弹,更是重达7.1吨。如此庞大的武器,对铁路机动提出了极高挑战。多拉大炮横跨在两条铁轨上,1350吨的重量压在4组列车底盘上,每一组安装10套轮轴。全车共40轴80轮,由两台1050马力的D311型机车牵引。炮车开动时,需要沿着铁路线修建并列的辅助铁轨。这样虽然极大提高了铁路重载能力,但是机动效率有限。

    在轮式起重汽车方面。各国为了运输坦克,和拖回战场上受损的坦克,专门研制了大量坦克拖车。例如美国在1943年研制成功的M26和M26A1型“龙”式坦克拖车。该车在拖拉机基础上改造,采用5轴18轮结构、同轴链条传动;前三轴与后两轴之间,设有搭坦克的桥板,具有40吨的起重能力,车尾有供坦克上下的翻板。这两款拖车共生产了1712台。德国为运输虎式坦克,专门研制了半履带式拖车和6轴12轮的牵引式平板车,起重达60-70吨。这些军用拖车,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公路起重车辆的发展。



图片附件: 65656.jpg (2013-5-15 11:10:17, 62.96 KB) / 下载次数 432
http://bbs.zhka.com/bbs/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I2NDB8MmUxNzU0NTh8MTc1MTg1MjE5OHwwfDA%3D


作者: 箱子    时间: 2013-5-15 14:34:19

  还有吗,斑竹继续啊
作者: 苏恬    时间: 2013-5-15 16:45:44

期待后文,




欢迎光临 卡车论坛 (http://bbs.zhk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